IMG_0383  

從一知道普立茲攝影展將在台展出的消息後,我就十分心動,怎奈當時人在澳洲,只能從朋友們的到訪文章裡,窺知一二。後來因故提前返國,發現竟是在閉展前二天,當下決定一定要到普立茲展看一看啦!J

 

對於新聞界的人來說,普立茲展大概就等同於電影界的奧斯卡,是於1917年起,依循當時美國報業巨頭約瑟夫·普立茲(Joseph "Joe" Pulitzer)的遺願所設立的獎項,除了新聞界獎項外,也有創作類的獎項,象徵專家同業間對其成就的肯定。只是在新聞攝影的世界中,很多時候的照片精彩與否,不絕對與技巧有關(這只是平常就要磨好的刀),更多的時候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才能獲得一張(或一組)具有新聞性的好照片,如跌落樓的瞬間,就是一種來得巧比什麼都重要的契機(雖然記者坦誠,當時按下快門後即把頭轉開,不想見女子墜地身亡的畫面)。

p2  

Stanley J. Forman,《The Boston Herald》, July 22  1975

 

普立茲的攝影獎不同於其他新聞獎項的是,不僅僅看照片的構圖及技巧,也會看這張照片所代表的歷史意義、背景故事、還有其社會涵義等。如以一系列為愛滋病童拍攝的專題照片,獲得1991年普立茲獎的Willian Snyder所說的…「這關乎人,無援無助的人,這不再只是拍攝畫面,而是講述故事(This was about defenseless ,helpless people, it was no longer just pictures to be taken, it was stories to be told.)

p1  

Willian Snyder, 《The Dallas Morning News》,May 1990 Vulturesti,Romania

 

這趟看了普立茲展,看到一些以前上課時老師提過的新聞倫理範例,令我不禁再次思考,如果真的是自己當下遇到那樣的情景,該如何處理?許多人性與工作孰是孰非?是要命還是要照片?為了一個好畫面需要多少的準備、努力與犧牲…,也更能感受到當記者們按下快門時的掙扎。其中有位記者Pattrick Farrel 就曾說過…「不知道我如何才能按下快門("Don't know how I was able to press the shutter." );另一位Jack Dykinga也說,「照片拍完後,你有夢想,也有夢魘("Afterwards, you have the dreams and nightmares.")

 

p4  

Pattrick Farrel,《The Miami Herald》,Aug~Sep,2008,Haiti Hurricane

 

其中在課堂上最常被提及的,就屬Kevin Carter在蘇丹拍攝的禿鷹與女童。記得當時老師好像是這麼說的…「如果你是一個攝影記者,眼前有一個快要死掉的女童,還有一隻在旁等候的禿鷹,你要先拍照,還是先救人?」當時拍照的Kevin Carter選擇了拍照,他說在拍完後即趕走禿鷹,並將手上的乾糧和水交給女童,指示她救濟站的位置。回國刊出後,許多人嚴厲責怪他為何沒抱起女童,在展中有一段說明是,其實蘇丹政府擔心傳染病,早已要求記者媒體們不許碰觸災民。隔年,Kevin疑似難以承受良心及輿論譴責而自殺了(網路上另有一說是其經濟及生活出問題,為此事件自殺純為穿鑿附會)。這個案例多年來皆為新聞學子的課題,也讓人不免深思在按下快門的同時,是否就代表記者的「失去人性」,亦或是如其他記者所言,「我主要是做出反應,盡我所能紀錄歷史(I was mostly reacting...recording history as best as I could.  Oct 17 ,1989,《The Oakland Tribunes》)」,「拍下照片,好過於逃跑」

 

p3  

Kevin Carter,《The New York Times》,March 23 1993,Sudan

 

而被拿來當這次展覽主畫面的,則是二戰時,一張在硫磺島之役時美軍在戰地將國旗升起、振奮人心的畫面。看展時從導覽中得知,當時的任務其實是降下舊旗、升起新旗,記者也曾試圖同時捕捉二面旗的畫面卻不可得,所以最後選擇「只拍升起來的那面旗」。這則讓我想到課堂上說的,「重要的不是說了什麼,而是什麼沒有說」,如果記者真的如一開始所規劃的同時拍到二面旗,或許呈現出來的效果反而會大打折扣了吧!

 

p6  

Joe Rosenthal,The Associated Press,1945 WWII

 

令人感傷的是,回顧展品中自1942年至今的作品裡,多數皆與戰爭、饑荒、天災…有關,就連今年2013年甫出爐的得主(相關連結),都是有關敘利亞內戰。其中當然也有一些比較正向的畫面,如奧運奪冠、從軍的父親返鄉、困井的嬰孩得救、經典球員再登板等等, 但那些令人佇足和停留的,還是多是那些讓人心碎的畫面。

 

p7  

Ken Geiger, 《The Dallas Morning News》,1992 Summer Olympic Games

 

p9    

Slava Veder,Associated Press,March 17, 1973,POW Returns From Vietnam

 

衷心期盼這樣「災難的瞬間」,不會再總是充斥著新聞版面,天災難免,但希望至少人禍能少一些。最後以一段在展覽中James B. Dickman所說,我覺得最有感觸的話來做結尾。

「難處之一,是在象徵意義上和實質上,對工作都要集中注意力。你希望自己有足夠的人性,好讓情感受到波動,但你也瞭解自己正在紀錄人性,好讓遠在家鄉的讀者看見它,它也才能發揮影響力(One of the difficult parts is to keep your focus,literally and figuratively on what you are there for.Hopefully you are human enough to be affected emotionally, but you realize you are documenting it so people back home can see it and it will have an impact.)

我想,這應該是所有記者在採訪、寫作、攝影時,最希望自己能時時刻刻做到的原則吧!

 

1983  

(James B. Dickman,《Dallas Times Herald》,March 28,1982, El Salvador)

 

P.S.看完普立茲展,我覺得我體內的媒體魂好像又在燃燒了啊~~!!

 

 

相關網站:

.普立茲獎官網 - http://www.pulitzer.org/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七十年(台灣展官網) - http://www.mediasphere.com.tw/pulitzertw/

【目前展出地點:高雄-2013.4.24-7.7】

 

參考網址:

http://www.flickr.com/photos/nostri-imago/4999515729/

http://blog.udn.com/amisgin/4057645

http://www.rit.edu/news/magazine_story.php?id=48726

http://blogs.sun-sentinel.com/click/2009/04/the-2009-pulitzer-prize-for-photography.html

http://www.worldsfamousphotos.com/tag/pulitzer/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9%AE%E5%88%A9%E7%AD%96%E5%A5%9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ch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